close

昨天看了一篇文章"日本汽車業及電子業緣何天壤之別" ,


討論為什麼日本的汽車業攻城掠地


而電子產業卻一再失守於台韓,甚至於中國,


比較感興趣的是其中的一段話


----- "破壞性創新”的說法出自克萊登·克裏斯藤森(Clayton Christensen),其著作以硬碟為例,證實了技術革新中存在某種迴圈。最初是通過垂直統合內部製造,當標準普及為行業標準後,各部件將模組化,出現相容部件。而後就會出現採用相容部件模組,價格性能低於正品的“破壞性創新”。


再引述 Christensen的話「成長的關鍵,在於成為破壞者,而不在於被破壞者」


如果戰局是"破壞性創新",新進挑戰者往往可以打敗在位者,


----- 所謂破壞性創新,指的並不是生產更好的產品,提供給既有市場的顧客,而是做出更簡單、更便利、更便宜的產品,提供給新的顧客層,或是要求不那麼高的顧客群。


遠到筆記型電腦, 近到華碩的Eee PC,台灣資訊業依循這個模式狀大.


回想自己職業生涯似乎也有幾許相似之處,


只是不再年輕力壯,如何化解新進者的挑戰,還是沒有很好的解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ts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